俄航母修了8年半修好了吗 维修陷入停滞。最近几天,网络上再次出现了关于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最新动态。自2017年2月开始维修以来,这艘航母已经停工维修了8年半之久,至今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它即将重新投入服役。结合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和军事状况来看,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否能够重新服役配资盘,变数极大。尤其是对比其“姐妹舰”的命运,这艘航母的未来显得更加扑朔迷离。
回顾苏联海军的鼎盛时期,上世纪80年代末,苏联海军拥有2艘莫斯科级航母和4艘基辅级航母,同时还有2艘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和1艘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母正在不同建造阶段。然而,1991年苏联解体后,这些航母的命运发生了巨大变化。两艘莫斯科级航母全部退役并拆解,四艘基辅级航母中,新罗西斯克号被拆解报废,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辗转来到中国,成为中国航母发展的宝贵资产,巴库号则被卖给了印度,成为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。
1991年,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艰难条件下勉强服役,后来逐渐成为俄罗斯海军唯一一艘航母。而其二号舰瓦良格号,在2002年辗转来到中国,经过续建后于2012年命名为辽宁舰,标志着中国航母时代的开启。此后,中国陆续建造了山东舰和福建舰,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航母体系,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。
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虽然开工较晚,但由于多种原因最终被拆解。随着其他航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,库兹涅佐夫号成为了俄罗斯海军中唯一的一艘航母,同时也是俄罗斯作为大国海军象征的标志。2016年,这艘航母参与了叙利亚军事行动,成为其服役以来最后一次亮眼的表现。
2017年2月,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开始进入船厂进行大修和中期升级。然而,俄罗斯本土没有合适的大型造船厂能够承接这项任务,因为苏联时期的航母都是在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建造的。因此,俄罗斯只能自己动手,对库兹涅佐夫号进行维修和升级。这个过程异常艰难,由于没有合适的大型船坞,俄罗斯只能挖了一个巨大的临时“水坑”作为临时船坞。2019年12月,停靠在这个“水坑”中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发生了火灾,进一步加剧了维修难度。资金紧张和技术受限导致维修进度缓慢,时断时续。
时间一晃到了2022年2月,俄乌战争爆发,俄罗斯军事预算不得不集中用于前线作战,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几乎无人问津。当前俄罗斯陆军、空天军、火箭军等主要军种的作战需求占据绝大部分资源,海军在军队中的话语权极低。在这种环境下,海军的经费分配缩水,尤其是库兹涅佐夫号所能获得的维修资金微乎其微。根据国外卫星航拍图像显示,自2023年6月以来,这艘航母的大修工程基本陷入停滞,几乎没有明显进展。
近日,网络上曝光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最新照片。从图中可见,航母舰岛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脚手架,舰体表面锈迹斑斑,缺乏日常维护和保养,几乎没有看到任何工人作业的身影。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,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升级工作已经陷入半停滞状态,俄罗斯的大部分精力和资源仍集中于俄乌战场一线。
对于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未来,情况非常悲观。在当前阶段,俄罗斯无疑将优先保障俄乌战线。即使战争结束,俄罗斯海军仍将处于边缘地位。俄乌战争中,俄罗斯陆军和空天军暴露了许多不足,未来军费和发展重心依旧会向陆军和空天军倾斜,海军将继续被忽视。随着俄罗斯战略重心的收缩,对远洋海军力量的需求大幅减少,加之其经济实力有限,俄罗斯海军的整体发展速度也十分缓慢。综合种种情况来看,库兹涅佐夫号重新服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更有可能的结局是退役封存,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目前,俄罗斯甚至难以凑齐航母编队所需的各型护卫舰艇,严重制约了航母的战斗力。
航母不仅是军事装备,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。与俄罗斯不同,中国继辽宁舰后,逐步推出了山东舰和福建舰。2025年以来,国外媒体频频报道中国正在打造第四艘航母,这艘航母无论吨位、设计理念还是框架布局,都非常接近美式航母的风格。尽管这些报道尚未得到官方确认,但这无疑显示了中国航母建设的迅速推进。关于中国海军各型舰艇的建设和发展,还有许多精彩故事。
配资盘
怀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